修法与修道的区别
今天晚上讲一下“修法”与“修道”的区别。在弄清这个问题以前,首先要明白何为“法”、何为“道”。“法”是通向道的一个手段,也可以说是通向道的一个工具。“道”才是我们修行的真正目的。
通常好多人都是每天诵经、拜佛好多遍,数年都是这样坚持下来的。你问他收效如何呢?大多数人并没有去考虑这个问题,他只知道每天念几万声佛号,诵几部经。当你突然问他,你诵这么多经、念这么多佛号,有什么反应没有?有的人会说我很愉快、我很轻松,有的人会忽然警觉起来,似乎被你一问,触通了很问题,他会想到:我这样天天诵经、拜佛,究竟目的何在?有的人把每天诵经、拜佛,当作他修行的目的,完全把它当作一种功课,每天履行一遍,但从来不去问履行后的效果怎样?
“修法”不是“修道”,切莫把手段当作是目的。诵经、拜佛是为了培养一心不乱,借助于不断地念佛、诵经、礼佛,使我们的杂念产生不起来。许多人没有弄清楚,这才是我们要的目的。他误以为这些手段就是目的了,甚至有些人会说,诵经才是最高的候选法门;也有的人会说念佛、拜何时才是最高的法门。还有一些人会说参禅、打坐、观想,才是最高的修行法门。也有的人会说念佛、拜佛才是最高的法门。实际上法门没有高下之分,因为任何一个方法,它都是为了对治我们的妄念,使修行者达到一心不乱。不管你采用哪种方法,是念佛、还是观想、还是参禅、还是诵经、礼佛,这些统统都是手段,都是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让你达到一心不乱,再进一步才能开智慧。
有的人形成了一种惯性,每天都是按程序把自己的功课履行一遍。他并没有静静地深思,在履行功课的同时,自己是否妄念少了?自己的心是否能静下来?是否和道相应?如果说你诵经、拜佛十几年了,还没有一心不乱、还没有道交感应。那么你使用的这个方法就有问题,你一直是在“修法”,并没有在“修道”。
“法”是不计其数,而“道”只有一个。
如果你静坐散乱、念佛散乱,不妨去体验一下种菜,是否能够达到一心不乱?假如你能通过砍柴或者种菜,达到一心不乱的话,你根本不需要去参禅、打坐,更不需要诵经、拜佛。因为诵经、拜佛、参禅打坐,它们都是一些方法,目的是为妄念减少,从而达到一心不乱。而种菜、砍柴,它也是个方法,借助于这个方法也可以达到妄念消除,达到一心不乱。
过去有一位道定禅师,他采用了所有的方法,都没办法使自己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他苦苦思索了三天三夜,最后他终于迈出了这一步,跑到街上去跟人家打架。他借助于打架的同时,促使自己的身心高度紧张、集中,才使自己的妄念产生不起来。当他借助于这种方法达到了短暂的一心不乱以后,他凭着这个记忆,去做其它的事情,才渐渐地使身心统一、专心下来。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是否觉得可笑呢?他把所有的方法都用尽了,还是非常的散乱,只好采用去打架的方式。因为人在打架的时候,身心高度紧张,根本产生不了妄念,也就是说,他通过“打架”这件事情,有了一次一心不乱的基础以后,他再借助于这个记忆去做其它的事情,再去修其它的法,终于达到了一心不乱。你们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当自己处在紧张状态时(比如争论、吵架时),杂念根本产生不起来,如果你这个时候(高度紧张时形成的记忆),把念头一转,就是修道。甚至你不转,当下那一刹那,本身也是修道,因为修道的前提条件,是要杂念消除,要达到一心一意对一境。说的再通俗一点:一人、一心、对一件事情。
既然所有的方法都是为了对治妄念,达到一心不乱,那么我们就不一定必须采用念佛、拜佛、诵经、打坐,你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它能够使你的妄念收敛起来,你都可以去用。实际上往往许多修行人在打坐的时候,妄念比在平常做事情的时候,要多许多许多倍。既然是这样,根本没有必要打坐,你不如去看电视,一部好的电视剧,绝对可以让你达到一心一意对一境。这一境,就是电视剧。你能在这30分钟内一心一意对一境,胜过你打坐一个小时妄念重重要好的多。往往我们修行人在打坐时妄念重重,而在做其它事情的时候,又都能专一起来。如果你学会把做事时候的专一,再转向打坐,同样可以专一。因为我们的身心都有一种记忆的功能,比如说你在吵架的时候,做到了一心一意对一境。你吵架是一境,做事是一境,诵经、拜佛,也同样是一境。实际上你如果执着拜佛、诵经,这些事做得越好,你越没有办法和道相应。一天24小时,你不可能都在诵经、念佛,本身你在念佛的时候就没有学会一心一意对一境,那么你在不念佛的时候,岂不是更散乱,如果你能借助于念佛,达到一心一意对一境的话,你把这个念头再一转,做其它任何事情,都可以一心不乱。
因为你诵经、念佛是在做一件事情;走路也是在做一件事情;砍柴、种地、骂人都是在做一件事情。你只要能在一件事情上达到一心不乱,慢慢地你在其它事情上就都可以达到一心不乱。这也就是过去有许多修行人,发觉自己的妄念没办法对治的时候,会去铤而走险的原因。当一个人在历险的时候,他的妄念是根本产生不起来的,因为他的身心是处在高度的惊慌、恐惧之中,人只有在这个时候,妄念才会产生不出来,才容易达到“无人、无我”。也就是佛门里讲的“我空、法空”。再下来“空也空”,也就是“无人、无我、无世界”。你们听起来是觉得好笑?实际上用功的原理就是这样。因为大家现在坐在这里非常安逸,知道天不会塌、地不会陷、明天照样有饭吃,晚上还会有觉睡,所以人不会焦虑、更不会恐惧,也才有心坐在这个地方打妄想。
你们知道东北的王 凤仪老先生是怎么开悟的吗?他就是在高度焦虑的时候开悟的。他的一位朋友被人家关起来了,叫他想办法去借一笔钱,把朋友赎出来。他半夜三更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一个人摸着黑出去找朋友去借钱。他当时身心高度紧张集中,黑更半夜一直不停地在走路,他不知道自己走得快还是慢。我们可以肯定,他走的一定很快,像飞一样,因为他着急嘛,所以一定是连走带跑,身心火辣辣的、热气腾腾的,突然他的眼前“黑夜见白日”,也就是说在他的额头、眉间当中,突然地爆炸了!明明是漆黑一团,却如同见到白日,像白天一样。你们有机会可以找到这本书看看,当时描绘他的话是“眼前顿开、黑夜见白日”。从此以后,他讲经说法,胸中七通八达,从未思索,自然流露。大家每天这样晃晃悠悠、优哉游哉、轻闲自在。内心***散慢,怎么可能把妄念对治下去呢?
凡是当过兵的人,他修道都比出家人修得快,都比这些在家居士修得快。因为许多学佛人都是无规无矩、***散慢、无组织、无纪律,从来没有受过训练。而一个军人,他只知道听指挥,领导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军人是没有“头脑”的。军人每天都是处在高度的统一、高度的集中、高度的协调之中。在几分钟之内就能够把领导下达的任务完成。正是因为有这种基础,一旦修起道来,比常人修得都要快。
你们可以看看周围的道友,每天是不是***散慢、优哉游哉的?一叫三不应,走路看上去要死不活的样子,一点精神都没有。像这样的人怎么会修得出来呢?过去比喻修行人,一个个气宇轩昂。吼叫一声,地动山摇!为什么比喻说法的人如同狮子吼、断妄念的人如同香象过河?为什么我们常人没有力气呢?就是因为太散乱了。你有一百个念头,力量就分成了一百份,也就是说流向一百个方向去了。如果你的妄念有十个念头,那么你的力量就分为十份。你再继续***,你的妄念由十个减少到一个,也就意味着你的力量分散的十个,浓缩凝聚成了一股力量。这一股力量,就像一发子弹一样,你射向任何一个地方,它都会留下痕迹,都能够摧毁靶子。古人修行,很少是通过打坐,因为打坐的时间太有限了。在坐的大家,谁能一天打坐5个小时?乃至两个小时?谁能够做到?你能够保持吗?今天可以、明天可以吗?
如果说你每天都能坐两个小时,我也权当你这两个小时在用功,怎么能够战胜得过22个小时打妄想的力量呢?相反,如果你学会了一心一意对一境(这一境指的就是事情,在这里一定要搞清楚),那么你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是在一心不乱当中。当吃饭的时候,一心一意地吃饭;当说话的时候,一心一意地说话;当开示的时候,一心一意地听开示;当砍柴的时候,也是一心一意地砍柴;睡觉的时候,一心一意地回来睡觉。你参禅、打坐、诵经、念佛,不就是为了培养一心一意吗?你能够通过砍柴,达到一心一意,跟你诵经、拜佛一心一意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你能够样样事情都是一心一意,根本不需要再拜佛、再诵经、再打坐了。这就是为什么我刚才要讲现在的修行人,都形成了循规蹈矩的一种方式。他把每天念几万声佛、诵数卷经,当作一种任务。这些做完了,今天的修行任务就完成了,实际上这些有形有相的东西做得越多,我执越大,离道越远。不要认为自己在诵经、拜佛、打坐就是在修道。从形式上看,你是在修道,可是你的内心并没有入道。
职业炒手 原创于 2013-06-23 09:24 只看该作者(-1) 】
打赏 赞(21)举报
另外一种人,你看他从来不诵经、不打坐,也不拜佛,但他借助做事情,已经做到一心一意对一境。这和你能够一心一意地诵经、拜佛毫无区别。所以祖师门讲:行、住、坐、卧都是禅。都可以修禅、都在禅。这是三个层次:都可以禅、都是禅、都在禅。尤其是许多修净土法门的,给自己规定每天要念10万声佛号,把它当作一个任务。他根本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念佛?念佛仅仅是个手段、是个工具,不是目的。我们最终要的不是“念十万声佛号”,而是通过念佛达到一心不乱才是目的。今天就多留点时间,让你们考虑这个问题。希望大家听了今天的开示以后,对修行要有一个新的认识。
就我个人来讲,我发觉:越做事,越容易集中思想,往往不做事情的时候,坐在这个地方没事干的时候,反而容易胡思乱想。因为做事的时候是住在这个境上,当住在这个境上,就不会有更多的境出现。比如说种菜的时候,当我们住在“种菜”这个境界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力量再产生其它的境界。因为妄念本身就是一种境界。你不要怕境界产生,不管什么境界,产生多少,你只要能够住在上面,就说明你的杂念很少。如果你杂念多的话,你不可能住在境界上不动。你能够住在境界上不动,说明你的杂念很少。我们的问题是,现在根本达不到执着境界上。如果大家现在真的是执着在境界上,那我还要恭喜你们呢。可是我们现在是处在散乱当中,而且是高度的散乱,怎么可能住在一个境界上呢?
如果真的住在一个境界上,我们每个人的脑门上都是放光的,目光都是炯炯有神的。可大家现在的眼神都是暗淡无光、那么彷徨、那么迷茫、散乱重重,看上去根本就没有自信、坚定。原来“执着”也是一种定。实际上念佛号,首先就是要培养我们的执着心,如果你没有借助念佛的同时,把自己的执着心培养起来的话,说明这个方法对你根本没有用,应该采用另外一种方法。
当一个人在走钢丝的时候,下面有千千万万的人在欢呼、鼓掌。可是对于走钢丝者来说,一个人也看不见、一丝声音也听不到,为什么会这样?这个话题留给大家去参。你们说,此时这个走钢丝的人,他处在哪一层的禅定功夫上?你们听完了以后,内心一定要有答案,不能听完以后就把它放弃了、忘掉了。不回答可以,但是在自己的内心一定要有答案。要学会抓住一个问题不放,不搞明白,觉都不想睡、饭都不想吃。一件事情做不完,心里面也不要放弃。等到把这件事做完了,心里面的这股气,才舒展开。你有这种执着的劲头,才能够修行。
如果说你的个性是:今天事情干不完,明天干,明天干不完,后天干。我可以讲:注定你这一生修行,一点成就都不会有。因为你有这种记忆,什么记忆?一个是生理的记忆,一个是心理的记忆,再深一点,有灵魂的记忆。你有这三种不同层次的记忆,促成了你现在做事的方式:今天修不进去,明天修;三十岁修不好,四十岁再修;五十岁修不好,六十岁再修;这一世修不成,下一世修,那么永远修不成。如果你这个人做事的方式是:今天的事,今天必须做完。今天如果做不完,觉都睡不好、饭都吃不下。你具有这种个性,一旦转向修道,你同样还会用这种做人、做事的方式。今天修不好,饭都不吃、觉都不睡。什么时候修好了,身心才放松、才把这股气给吐出去。
学佛、做事、做人,第一步,先培养“执着”。好多人学佛没搞明白,结果把自己都给学废掉了。本来他做事很有执着的精神、很讲究原则,是很有效率的。可是学佛以后,什么“随缘”、什么“顺其自然”什么“不要执着”……,这些都是修行成就以后的圣人的境界。一个凡夫俗子,就是要执着、不能够随缘、不能够顺其自然。
佛门里为什么要打“禅七”?禅七又名“禅期”,这些就是为了克期取证、就是为了不达目的不罢休。功夫不培养起来不放弃,就像是打架一样,不打是不打,要打,就要把对方****,要么你干脆躺下,叫别人打你!在坐的都是年轻人,我看大家都缺少这股劲头,为什么说“学佛修道是大丈夫所为”,何为大丈夫?要做的事情,一定要把它做成,还要把它做好,不成不好,就不放弃。
我们天天都是闭着眼睛、装模作样,也诵经、也拜佛,可是内心呢?思想就像一窝蜂一样,里面吵个不停。你们在工地上每天砍砖头的时候,是否回光返照:“我现在砍砖头,是否比我在打坐的时候妄念少?如果是少,以后就不要打坐了,不妨就去砍砖头,但是大家都不会这样做,因为砍砖头身体很累,坐在这里打坐身体不累。正是因为不累,才有多余的力量打妄想。这个多余的力量,在砍砖头的时候,都可以被消耗掉了。为什么呢?因为砍砖头时你要用心,你一不留神,砍刀就会把你的手指头给砍了。过去香严禅师,他是怎么开悟的?他坐在悬崖上打坐,不敢打妄想、不敢打瞌睡。现在我们坐在床上,宽宽的,知道也摔不下去,古人的修行方法,现在人想起来,你不得不佩服,现在谁还敢这样做?好了不讲了,有什么问题问一问,没问题回去休息了。
问:请问上师,有为法、无为法之间,有什么质的差别?
师:开悟了以后就没有差别。就像开悟的人修身,就是修道,修心也是修身。开悟了,妄念就是菩提,菩提就是妄念。没开悟的人,妄念还是妄念,菩提还是菩提。有为与无为,烦恼与菩提,身与心,都是在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层次的人讲的。因为妄念也是真心的显现,也是菩提的投影;身体也是心的显现,也是心的投影;有为也是无为的显现,也是无为的功能,无为的发挥。山河大地都是心;飞禽走兽都是心;概括起来,飞、潜、动、植,无非都是心的显现。从狭义上讲,念头也是心、六根六尘都是心。
你们说一说修行第一步,首先要做到的是什么?每个人回答一句。…….
你们每个人回答都不一样,说明我们每个人的成就不一样。这个就叫做“见地”。“见”就是认识,“地”就是层次,你认识的深浅、高低,也意味着你将来的果位的大小。“见地”非常重要,“见地”说明大家的根器,也可以说预示着将来的果位。将来是什么果位,现在就可以知道。只有经过一段***,你重新改变了自己的见地,也意味着重新把自己的果位改变了。就你目前的见地来说,就可以定出大家将来的果位。修行到一定果位以后,你们的见地又重新改变了。
大家的回答,可以证明我今天讲的开示,大家还没有消化掉,我问话的主题,就是今天晚上反复在讲的一句话,很明显地在强调的一个问题。
*现在大家都是精神***症,都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谁是一个完整的人?悟道的人、得道的人,他人在这里、心就在这里。一个成就的人,他永远是一心一意对一境,一个没有成就的人,永远是一人多心对多境。大家都想求法,我书上讲:“单将一心做万事,莫把一物万心思”。大家真功夫没有,总听开示,嘴皮子的功夫也该有了。问题是嘴皮子的功夫也没炼出来。
*今天晚上讲的几个故事,你们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从我自己个人来讲
打坐 练呼吸 闭息 观想的时候
其实心态是散乱 无法专注 集中
只是努力在专注 在集中 在争取做到一心不乱。
但其实做不到。
在生活中 思维散乱得更是一塌糊涂。
反而是一天四个小时的交易时间 包括下来看盘复盘时间 其实是很专注
几乎是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
职业炒手 原创于 2013-06-23 09:34 只看该作者(-1) 】
打赏 赞(9)举报
看这篇文章的道理
是不是讲把我们做专业的那股专注度,
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就是真修行了。
职业炒手 原创于 2013-06-23 09:45 只看该作者(-1) 】
打赏 赞(24)举报
过去有一位道定禅师,他采用了所有的方法,都没办法使自己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他苦苦思索了三天三夜,最后他终于迈出了这一步,跑到街上去跟人家打架。他借助于打架的同时,促使自己的身心高度紧张、集中,才使自己的妄念产生不起来。当他借助于这种方法达到了短暂的一心不乱以后,他凭着这个记忆,去做其它的事情,才渐渐地使身心统一、专心下来。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是否觉得可笑呢?他把所有的方法都用尽了,还是非常的散乱,只好采用去打架的方式。因为人在打架的时候,身心高度紧张,根本产生不了妄念,也就是说,他通过“打架”这件事情,有了一次一心不乱的基础以后,他再借助于这个记忆去做其它的事情,再去修其它的法,终于达到了一心不乱
打架的方法不好 不如打板好。
打板的体验 可能很多做短线的朋友都知道。
几秒钟之内就要决定是否把自己的全部身家买在一只股票的涨停板上,
心态是高度集中 专一的。
血往上涌 心跳加快。
瞬间的感觉和飙车蹦极这类极限运动的差不多,
这个时候哪还有什么妄念。
职业炒手 原创于 2013-06-23 09:54 只看该作者(-1) 】
打赏 赞(18)举报
血往上涌 心跳加快。
瞬间的感觉和飙车蹦极这类极限运动的差不多,
这种感觉打板前几年的新手可能都这样,
打了10年后 现在平静多了,更冷静了。
基本平和下来了。
高度专注的状态是不变的。
高度专注 集中做一件事
做到一心不乱的程度 也是一个修道 求道的过程吧
庄子说的庖丁解牛 一个人杀了10几年的牛 也能从中体悟到求道的境界。
我转发的这篇文章 所论述的道理
和道家的修行理念更为接近。
融修炼于日常生活之中
做任何事专注到一心不乱 就是修炼的过程
和练入静的道理差不多吧。
好文mark